摘要:伟大的时代会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能够指导伟大的实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人类命运向何处去”这一问题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解答,系统地阐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科学地指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进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以深切的人文关怀探寻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指引着我们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审视当今时代的世界发展形势,认识和把握全球历史的发展方位。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逆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为应对逆全球化的现象提供思想理论武器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表明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迅猛发展这一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历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这一格局的深入发展,但是目前“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就是生产力的全球性与生产关系的地域性之间的矛盾相互激化所产生出来的结果,一定是不利于各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的,只能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干扰全球的稳定和发展。归根到底这是资本内生性矛盾激化的结果,违反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则是要在世界市场得到充分且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产生的。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世界历史的形成、实质和发展趋势作出了全面且深刻的揭示,他考察世界历史的方法对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和反对“逆全球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历史理论为明确逆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应对现如今的“逆全球化”思潮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引。一方面,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就是现今的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中合乎逻辑的产物;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角度出发也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有所作为,共同应对逆全球化趋势。
二、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指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指导着我们,更是在实践上也对我们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指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为我们应对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实践指导,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时代所产生的延伸,二者在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却并不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简单地延伸,而是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指出,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相互交融。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相互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得到解决,因此,面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为一种必然措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这一个共同体思想将世界各国看成了一个整体,恰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也是从整个世界出发,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对于世界历史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一步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生产本身就依赖于交往,生产活动实质上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社会性生产。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又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进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这更加表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指导。总的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总结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世界发展的本质、过程以及发展趋势的表象与体现,马克思在研究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必须相互团结合作,所以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引导,使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尤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浪潮中,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我们既需要关注本国的发展进步,又要关注到全世界各国的发展,从而推动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要通过对世界历史的深度逻辑的研究与分析,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也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本质上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是立足于唯物史观,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终点的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关系。
参考文献:
[1]何毓敏.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角下的“逆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2]张雷声.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
[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出版社,2017-12-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