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成立于1958年,供电范围近3万平方公里,服务客户168万户,用电人口276万。近年来,公司党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鸿雁同心情暖万家”工程,绘就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拓出民族团结进步新气象,全力满足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公司两度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蝉联四届“全国质量用户满意企业”,实现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十七连冠。公司党委先后获评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所属单位成功创建1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一、鸿雁启航,聚焦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全面领导、创建办牵头落实、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公司积极参与的创建合力。
一是明确“三个纳入”创建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体系、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
二是建立民族团结创建“3+4”责任体系,党组织、纪检监察机构、群团组织三个方面抓统筹,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全体党员、职工群众四个层级抓落实,形成民族理论班子必学、民族政策大会必讲、中层干部选拔必考、年终班子考核必评的“四必”创建工作常态。
二、鸿雁传情,聚焦教育引导,统一思想凝聚民族团结共识
运用“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往心里走、往深处走、往实处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以专业队+讲习团实现民族团结政策宣教“多声部”。以自治区示范“学习讲堂”为依托,构建党委中心组示范带学、基层党组织常态促学、讲习团灵活送学的三级民族团结宣教体系。选优配强骨干力量,组建集团公司级、所属单位级、所(处)级三级“鸿雁”宣讲团,引导全公司各族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分享学+融合讲传递民族团结“好声音”。聚焦“六个讲清楚”,以“文艺+宣讲”的方式送理论、送政策、送文艺,创作《电靓草原》等文艺作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感可触、可亲可及。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主题,组织近400名“讲习名嘴”队伍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650余次,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找准民族政策与企业实际关键点,讲述企业改革发展故事,“鸿雁”事迹荣获国务院国资委“一线故事”优秀作品奖,公司宣讲员、宣讲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
三是以微理论+融媒体拓展民族交融“多场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建设“红石榴驿站”,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联动打造“鸿雁e讲”线上宣讲品牌。积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整合网、报、微、号、楼宇视频,《用心照亮每一天》《微光》等“百万+”微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总平台等权威媒体播发,多角度、立体式向社会展示企业倾力服务各族群众的生动实践。
三、鸿雁齐飞,聚焦载体创新,促进各族职工交往交流交融
常态化开展“一周两月”活动,积极组织示范单位开展“互观互学”,打造“五心筑梦”民族团结活动品牌。
一是共建联创守初心。坚守“人民电业为人民”初心使命,深入实施“融合党建”工程,与达茂旗委等16家单位开展党组织共建联创,着力在企业对标提升、工程难题破解、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党建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是典型引领铸同心。选树首届中国电力楷模、“中国好人”、自治区道德模范等各民族先进典型71个。举办“榜样就在身边”模范典型事迹展演,激励各族干部职工同心奋斗。
三是电力服务惠民心。成立鸿雁共产党员服务队,打造鸿雁特色服务项目,建设“红石榴驿站”,对供电辖区客户开展“电能管家”式网格化管理、一对一服务、全天候在线、面对面帮办四类用电无忧服务。
四是志愿服务献爱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平台为载体,结合“蒙电爱心光明行”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为抓手,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服务1491次,收到用户锦旗、感谢信219份。广泛引导各族职工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公司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五是幸福企业聚人心。坚持在传统节日、重大工作期间慰问各族职工,解决问题困难。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籽籽相依向未来”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各族职工手足相亲、和谐共荣。
四、鸿雁归巢,聚焦改善民生,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牢固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增强北疆各族人民用电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聚力“两件大事”,提升“安全感”。围绕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加快电网网架提档升级,265天投产500千伏英华输变电工程,创蒙西电网新纪录。2023年,包头电网最大单日供电量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领跑蒙西电网;全年售电量突破700亿千瓦时,居五大自治区市级供电企业之首。2023年包头市全社会用电量达1020.35亿千瓦时,成为内蒙古首个破千亿城市。落实自治区“两率先两超过”目标要求,积极推动新能源项目并网,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8133兆瓦,占比达到40.3%,让草原上的“风光”点亮万户千家,有力支撑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
二是聚力优质服务,提升“获得感”。加大农村牧区、抵边嘎查配网改造升级力度,攻坚推进“煤改电”配套供电工程近4万户,全面更新改造160个老旧小区。持续升级“三零三省”服务,压减办电时间,2023年为2.2万户客户节约用电成本7亿元,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用电满意度。
三是聚力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感”。坚持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深入开展固阳县“双包联”工作,消费帮扶103.57万元,“蒙电情”芪林鸡养殖项目助力红庆德村集体实现收益27万元,户用光伏发电项目第一批试点户年收益1.78万元,切实以看得见的增收回应群众期盼。“十三五”以来,累计投资22亿元,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通电工程、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70项,受益群众达15万余户。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 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