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媒体在传统文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现代媒体在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现代媒体在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现代媒体;文学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媒体技术已深入教育领域,传统文学教学面临着与现代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拟对现代媒体在传统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优化其应用提供参考。
一、现代媒体在传统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正从传统模式向新媒体教学模式转变。许多学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如上传学习资料供学生预习,课堂使用PPT、视频展示背景知识等。一些学校还开发了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二)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现代媒体技术应用更为广泛。除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外,一些学校还尝试慕课(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引入翻转课堂、慕课等,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流程。有些教师利用社交媒体与学生互动,开展课后讨论。一些学校还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学创作、制作微视频等实践活动。
二、现代媒体对传统文学教学的影响
现代媒体技术的引入对传统文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积极影响
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使抽象的文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网络教学平台和慕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
拓展教学资源和空间:教师可获取丰富的在线资源,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一些学校开发的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名家讲座、作品赏析等资源。
创新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授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促进互动和协作:在线讨论平台和社交媒体为师生交流和学生协作学习提供了新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教学内容选择难度增加:面对海量网络资源,如何选择适合内容成为挑战。
教师角色转变: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学生深度学习不足:过度依赖多媒体可能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网络监管和版权问题:使用网络资源时需注意内容准确性和合法性。
三、优化现代媒体在传统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坚持正确导向
在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文学教学时,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可以考虑构建立体化、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将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二)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应用
应积极探索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尝试将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引入文学课堂,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学创作、制作微视频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培训,另一方面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纳入考核内容,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四)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在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应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学习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避免过度依赖。
(五)注重技术与人文的平衡
在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时,不应过分追求技术效果而忽视文学教学的本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现代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而不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接触丰富多彩的媒体资源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代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学教学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合理运用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但要注意把握技术应用的度,避免忽视文学教学本质。未来应继续探索现代媒体技术在文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式,推动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花兴,于东新.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9(26).
[2]黎荔.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创新机制探究[N].中国教育报,2021-03-23(12).
[3]薛晓昀.论数字媒体对现代化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J].教育学文摘,2020(34).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第三初级中学 柴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