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美育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实施

   2024-07-05 74

审美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情操、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其具有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因此,中职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以及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重视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在讲解每一首歌曲时,都要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表达了哪些情感等。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要通过对比不同类型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情感倾向和艺术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鉴别。如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黄河之水天上来”“怒涛汹涌”“高亢激昂”等方面理解《黄河大合唱》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对比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的理解和认识,又能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音乐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密切联系。

以美导教,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美育的本质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美的意识、美的情操得到发展和提高,以达到陶冶人的性情、培养良好品德的目的。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就要做到“以美导教”,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首先,教师要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传达“美”。教师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充满爱心和美感、具有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的人,给学生以深刻影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就是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向上的情感陶冶他们。例如,在听《我爱北京天安门》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歌曲表达了作者对党和祖国深深的爱。这首歌虽然没有华丽辞藻,但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内涵丰富,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理解旋律、感受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教师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实施美育的基础,而美育的实施最终要靠教师。所以,要想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就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知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知识。最后,要有创新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美育元素,才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思想观念,而且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接受艺术熏陶和美的熏陶,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注重美育和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和美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德育过程中渗透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但要具有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艺术修养。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美的魅力,体验到美的愉悦;同时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要注重美育和德育相结合。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 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