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4-06-18 48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深入挖掘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建设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师德建设

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担负着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导价值观的德育使命。新课改以来,德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受应试教育惯性等因素影响,一些教师对语文德育缺乏重视,德育流于形式,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对于彰显语文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1.发挥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内在需求

语文学科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多经典篇目如《木兰诗》《少年中国说》等都表达了忠孝爱国、砥砺奋进等高尚情怀。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鉴赏这些篇目,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道德修养,这是发挥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内在需求。

2.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德育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改善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只有将德育理念融入语文教学各环节,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德育教化的有机统一。

3.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塑造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形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培养高尚情操,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说,德育教育关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德育目标边缘化

当前,受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惯性影响,不少语文教师对教材德育内涵关注不够,在教学中更看重字词训练、考点讲解等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品行培养等德育目标。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使得语文教学“缺乏灵魂”无法达成全面育人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偏颇直接导致德育在教学实践中被边缘化,沦为“花架子”“点缀品”,流于口号和形式。

2.德育内容单一,方法手段单调化

通过考察发现,许多语文课堂的德育教学内容趋于单一化、说教化。同时,在德育教学方法上也较为单调枯燥,以“布置—讲授—归纳”的灌输式为主,忽视了情境创设、实践体验等更富感染力的途径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内容和方法的单一化,大大削弱了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评价机制缺失,德育效果难衡量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仍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指标,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关注不够,缺乏科学系统的德育评价标准和评估办法,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状况缺乏全面细致的了解。此外,学校、家庭、社会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德育评价的外部环境缺乏支持。这种重智轻德的评价导向,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德育可有可无”的错觉,忽视德育效果,也给语文德育教学改进带来困难。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创设德育情境

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透过教材字里行间去发现蕴含的丰富德育因子,理解文本的道德意蕴,精心设计融入德育的教学环节。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以设置“愚公精神”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坚毅不屈、永不言弃的可贵品质。

2.优化教学方法,渗透德育理念

单一说教式的德育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收效甚微。教师要树立互动、体验、合作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多样、喜闻乐见的方法,将德育教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之中。此外,教师自身要积极参与,通过讲故事、谈心得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拓展实践活动,强化德育体验

德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还要面向生活,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让学生在与人交流、为他人服务、投身集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4.加强师德师风,发挥榜样力量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班级德育的有效开展,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带头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觉悟,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要虚心向优秀同行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德育方式方法,以“润”的方式感化学生。同时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使命,教师要高度重视并自觉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探索,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德育元素,创新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在身体力行中加强修养,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这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增强德育意识、提高德育能力,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用智慧和爱心点亮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正江.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教学与研究,2020,54(24).

[2]陶诗羽.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8.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北关小学校 宋朝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