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合教学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能将各单元知识点加以梳理,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其加以调整、删减,让教学内容更有逻辑性、可行性。大单元教学能优化知识结构,解决传统教学的断层问题,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单元教学能突出目标导向,教师要成为教材内容的加工者,通过删、组、融、调等方式更好地把握内容。
一、加强基于实践的教学任务整合
为促进大单元教学循环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建立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的任务整合体系。在整合前,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分析单元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为目标整合打下基础。如统编版四上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欣赏自然之美”,教师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等角度细化目标,能提高学习目标的完成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教学内容与模式。教师在厘清单元教学任务体系的基础上,从细节上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适应性,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提升基于目标的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要整合基础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更有条理,并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教师要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如在统编版五上第三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并组织学生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故事,能促进师生的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整合关联资源,了解不同学段语文单元内容,实现对语言知识的巩固。教师要整合生活资源,从生活中搜集、整理相关素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如在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教学时,教师通过走访革命前辈、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将课堂搬入生活,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基于主体的教学目标整合
大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强目标整合,要将兴趣的培养、读写素养的提升融合起来。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熟悉优秀作品。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差异,借助大单元整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以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与写作素养的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的章节之间具有连续性,大单元整合教学实践能促进课内外资源的融合与梳理,并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张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