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幼儿教师合作教育浅析

   2024-05-24 53

教师的教育行为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一是观念;二是策略和技术;三是组织。组织的制约尤为重要。作为园长应该为她们营造适宜的幼儿园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是赏识并信任每位教师,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她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挖掘教育智慧,让她们感受成长的愉悦,明确前行的方向;为教师提供合作机会和反思平台,教师只有在与群体合作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反思。

一、民主决策——以信任文化激发教师的事业激情

赋予员工参与重要决策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幼儿园发展规划、校园制度制定、人员评价考核等各项重要事项中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对幼儿园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将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和幼儿园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一)共谋学校发展

树立共同愿景,凝聚人心,提高教师对幼儿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认可度,是建立研究型校园文化的重要环节。比如,可通过亲子园园标征集、员工代表大会、家属联谊会等途径,有效地凝聚人心。

(二)共订校园制度

在确立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决策行为上,以往是由园领导规定好各种各样的制度,据此来管理员工的行为。这样的弊端是员工很被动,都是通过对文本的死记硬背来了解规章制度,易使员工对规章制度产生抵触情绪。调整自上而下的做法,在出台和修改制度之前,先发放意见征集稿,在广泛征集教职员工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正式条文。从而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他们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来理解、修改规章,让制度不再停留在文本上,而是成为员工对照自己言行的“活化”的标尺。

(三)共评个人成长

考核和评价是学校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之一,我们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让员工参与进来。比如,出台了优质保教活动展示、导师团展示、团队考核(班组、年级组)等方案,综合了员工自评、他评、园方评价多种形式,使评价和考核更透明、更公正,真正成为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拐杖”。

二、现场办公——以支持文化建构教师发展的“脚手架”

“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管理者要和教师拥有共同语言,只有走进教学现场,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管理者应当就在教学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一起探讨,及时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策略上的支持;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师的发展特点,为教师提供适合的培训方案。管理模式从控制执行转换成资源支持。我们出台了“员工个人发展规划”,园部对照教师的发展规划,寻找园部所应该提供的支持点,真正发挥“脚手架”的作用。

三、分享平台——以合作文化鼓励教师间相互学习

幼儿园也是一个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政的场所。部门间、教师间、教师和管理者间常常会出现信息不通的情况。而一个有效的文化,应该是信息传递高效敏捷、反应快捷灵敏,便于合作分享的。

(一)多样的信息互通平台

园部应启用“一周工作安排”“教研简报”“随笔集锦”等日常渠道来构建信息沟通平台,让每个员工都能及时地了解园所内发生的事情,并据此来开展自己的工作。

(二)灵活的实践分享渠道

我们创设了“教师沙龙”“中托论坛”“优质教育活动展示”“教研活动阶段报告”和“导师团带教”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渠道来鼓励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为教师共同学习创设机会和途径。轻松温馨的分享平台,既是情感共鸣的通道,能让教师排解困惑、汲取动力、轻装上阵;又是学习共进的通道,营造了中托浓郁的民间教研氛围和齐头并进的师资队伍。

在创新的校园文化中,管理不再是“管人理事”的简单注解,而应该是帮助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管理者应该成为教师心目中的“沟通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为教师营造开放、宽松、支持性的环境,从而不断激发教师主动地自我改善行为。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第二幼儿园 卢跃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