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12月29日,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及分支机构——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太原区运营中心、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区运营中心,在太原揭牌。
这标志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从筹备阶段开始转入实质性建设运营阶段。
那么,我省为何要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作出了哪些重大部署和安排?太原、忻州提出了哪些规划和设想?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报对有关报道和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从本期起,分上篇、中篇、下篇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太忻经济一体化将带动太原北拓
雄忻高铁示意图
融入京津冀
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
2017年4月1日,因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一条消息,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吸引了世人目光。
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是: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更让山西人关注的是,在雄安新区建设的同时,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其中,雄忻高铁为雄安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横向通道之一。
这意味着,将来建成的雄忻高铁,把雄安新区和山西忻州连接起来,让山西对接雄安新区有了新通道。
随后,雄忻高铁推进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2019年5月17日,雄忻高铁可研评审会在太原市召开,8月26日,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负责京雄城际和京雄商、雄忻高铁的建设管理。
2021年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新建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将来建成的雄忻高铁,为山西牵手雄安,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来良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大部署
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在太原举行。这次大会,作出了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大部署。
作出这一重大部署,是我省基于抢抓对接雄安新区、融入京津冀良机,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和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带动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现实需要。
对中部城市群发展,这次大会报告提出了“一群”、“两区”的建设目标。
“一群”,即山西中部城市群。涉及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吕梁。
关于山西中部城市群如何建设,大会报告提出:
太原要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协同发展。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率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实力、传承历史文脉、厚植生态本底,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晋中要发挥山西大学城、国家农高区优势,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忻州要与太原和雄安新区相向发展,加快南融东进,提升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水平,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
阳泉要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先行示范,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打造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
吕梁要统筹山区平川均衡发展,打造离柳中方、交汾文孝城镇组群,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两区”,即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太忻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
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战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重点建设太忻经济区,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
报告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雄忻高铁和108国道,合理规划太忻经济区范围,打造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多元文化内涵,建设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突出要素保障,统筹配置水、土地等资源以及环保、能耗等指标,提高综合承载力。
对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报告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发挥其排头兵作用,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要理顺运行机制、开展先行先试、厚植创新生态、实现动能转换,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并沿大西高铁、大运高速牵引汾河中游地区快速发展。
由此而言,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就成了“一群”“两区”的重头戏!
为此,2021年12月16日至17日在太原举行的中共山西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要强势起步。要按照中央批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机构设置方案和省委部署要求,以服务对接雄安新区建设为目标,建立健全两市协同机制,重点推进雄忻高铁、太忻大道、国道108线改道、滹沱河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开工一批产业类特别是新材料领域重大项目。要在太忻一体化中谋划打造数据流量谷,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成立太忻经济一体化
发展领导小组和相关机构
为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我省已成立了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负责对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目标要求、先行改革、政策制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审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
同时,组建了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太原区运营中心、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区运营中心。
对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要强势起步,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必须迅速开局。
如何开局,林武要求,要牢记使命、只争朝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太原忻州两市发展规划和有关部门配套政策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尽快构建科学管用的政策支撑体系。要抓紧列出产业布局、项目铺排、招商引资、自身建设、体制机制等任务清单,以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供水等保障类项目为先导,以现代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为核心,谋划推进一批起步项目、重大项目。要主动加强与京津冀特别是雄安新区的对接,推进创新资源、产业发展、要素容量、生态文旅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努力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成为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
鉴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要统一步调、群策群力。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要强化牵头抓总,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要创造性推进工作落实,太原市和忻州市要担当好建设的主体责任,省直各部门要在规划编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各方面力量都要统筹联动,形成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良好局面。
本刊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