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环境损害程度的评估以及后续的改善在当今的社会显得格外重要。李志平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环保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所在行业的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着一名杰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引领环保监管的智能革命
在2018年,李志平提出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议:采用“人工智能环境监测质量监管系统”对监测机构手工监测业务进行全流程监督。这一建议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对手工监测业务的智能、全面和高效监管,自动发现并及时预警弄虚作假行为。这不仅提高了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还有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一创新性建议被九三学社采纳,并作为集体提案,报送山西省政协并立案,同年还被作为两会建议报送全国两会,为全国的环境监管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绿色发展的推动者
李志平带领公司科研团队提出了多项关于环保和绿色发展的建议,其中一些被列为全国人大提案议案,甚至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些建议包括建立危险废物资源化机制、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构建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等,都是为了推动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项关于建立危险废物资源化机制的建议,提出将化工企业生产的焦油、焦粉等产品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豁免。这一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零讯》专刊(125期)采用并报中央领导,进一步凸显了李志平在环保领域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在2022年,李志平再次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提出关于加强高校食品安全、新能源车充电桩进小区最后一公里艰辛路、水资源司法保护等建议,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职能。同时,他积极参与了制定《学校食堂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DB14/T2493-2022》《学校食堂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规范DB14/T2492-2022》地方标准和《中小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建设规范》《中学校集体用餐加工配送建设规范》团体标准,为规范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多项专利见证科研实力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同时也是拥有着极强科研能力的研究者。他一直主导着公司检验检测技术及环境监测的创新和研发工作,公司目前拥有专利19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这些专利涵盖了多个领域: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一种在线二噁英采样装置和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专利,目前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了产品生产与销售,为公共卫生防护品检测和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多可能。
承揽重大项目:推动行业统一管理
在2019年2月,李志平及其团队承揽了环保部环境评估中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普查立项项目”。该项目通过对炼焦化学工业VOCs实际排放量进行摸底和监测,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排放量核算方法及产污系数,编制完成了炼焦行业VOCs产污系数和排放量核算方法手册(修订版),推动了行业统一管理,为环保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李志平的贡献和成就在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志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他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