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王小静 9月6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平行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论坛聚焦“能源革命与高质量发展”,邀请包信和、陈勇、韩布兴、岳光溪、彭苏萍5位院士及道达尔能源亚洲副总裁徐忠华博士作为主旨演讲嘉宾,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碳中和关键技术创新,畅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实践,共商全球能源低碳发展及能源革命技术发展新路径。
论坛上,6位院士嘉宾分别以“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农村能源革命”“绿色化学与碳中和”“温室效应的大气物理学背景和我国的能源生产变革之路”“CO2近零排放的煤气化燃料电池(IGFC)技术”“能源转型战略与低碳研发创新”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包信和院士指出,我国实现能源革命和碳中和是一场硬仗。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化石能源的未来是低碳绿色利用。煤炭作为碳资源的属性越来越重要,关键是如何高效转化,煤转化必然趋势是与可再生能源和氢等深度耦合。天然气、煤层气的转化利用的经济意义取决于甲烷C-H键选择活化技术的突破,提出了甲烷无氧活化转化的新概念。
陈勇院士认为,农村能源革命是中央非常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他认为能源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可再生能源应成为农村主要能源,农村对“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巨大。
韩布兴院士提出,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碳资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发展绿色化学是实现化学工业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绿色碳科学主要涉及煤资源利用、CO2转化利用、生物质转化利用、废弃碳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创新是发展绿色化学的关键,发展绿色技术、建立高水平工业园区、逐步实现智能化是发展绿色产业3大途径。
岳光溪院士认为,要深入理解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双碳目标的国际政治性、战略性和长期性,加大大气物理科学研究的投入,在国际上形成中国人的科学认识声音。要承认中国是个处于初级工业化完成期,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在没有找到零碳排放技术的现实下,考虑我国近期的能源战略:第一位是能源安全供应,第二位是清洁高效,第三位是减碳的实现和零碳的探讨。
彭苏萍院士介绍了CO2近零排放的IGFC技术理论体系、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以及国内首套百千瓦级IGFC试验示范系统情况,探索了煤炭清洁高效发电新路径,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徐忠华博士认为,能源转型是漫长之旅,能源安全和碳中和是两大支柱,需要提出规模化、经济、绿色、可持续和稳定的低碳能源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是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层次高、范围广、受众多、效果好,参会代表通过高水平的集智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为推进国内外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和路径。该论坛由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王蕾致辞,跨国公司代表,上海、北京、河北、陕西、内蒙、新疆等省市代表,山西省各部门、高校、企业共300余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