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乐、寓养于心”。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康养产业成为顺应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康养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晋城市依托独特的生态和区位优势,频出“实招”,积极探索康养产业发展的山西路径。为助力提升2023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品质与内涵,促进山西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特举办以“健康养老 晋城先行”为主题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活动特邀晋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吴华芳,山西幸福汇康养服务中心主任李爱玲,中建瑞祥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伟,河南文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腾,合聚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杨肖峰五位专家聚焦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实情,共同为山西康养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增智聚力。
专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
吴华芳: 优势集聚 大步迈向文旅康养样板市
吴华芳:晋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晋城年平均气温11.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得晋城的森林覆盖率达40.35%;城市绿化率45.8%;城市绿地率43.2%,是太行山上最绿的城市,也是旅居康养的理想之地。从晋城的文化脉络来看,上有神农炎帝尝百草种禾黍、开创农耕文明之先河,下有70多年前人民作家赵树理创立“山药蛋派”。悠久的历史文化延续至今,晋城近年来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每年保持在25人左右,成为多所“985”“211”高校的优质生源地。去年又包揽了全省文理科双状元,教育优势已成为晋城一张独特的名片。
晋城还享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红利支持、产业助推。晋城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建成运营的郑太高铁、相继开通的跨省城际公交、直达华东华南的旅游专列、规划建设的太行山机场让晋城变得不再遥远,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为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全市90%的景区景点,覆盖了全市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晋城康养产业踏上了集群发展的快车道。晋城也是全省唯一的连续两轮“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市。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红利,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另一方面,有本地政策红包,我们聚焦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30条”,为晋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王宏伟: 积极打造示范项目 康养发展势如破竹
王宏伟:中健瑞祥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打着养老的旗号做房地产;第二,以养老为名义卖保险;第三,主要依靠民政补贴来维持运营。
前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房屋销售和高额保险来获取收益,而第三种模式仅靠政府补贴往往无法实现盈利,这是因为养老行业本身就存在投资大、效益低、周期长、回报慢等特点。所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常常会面临亏损甚至是倒闭的窘境。老人在交完高额押金或服务费后,又遭遇养老机构倒闭或“跑路”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这不仅给老人带来钱财上的损失,且已严重影响养老市场的发展。
基于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并提出“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国开行出台了长期低息的养老专项贷款政策,大力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的建设。而我们中健瑞祥作为执行国家政策、投资养老产业的国家队,肩负着国有企业的使命,在全国各地积极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养老项目。
杨肖峰: 合聚集团转型健康领域 晋城康养产业迎来爆发期
合聚集团在晋城发展康养产业有三大优势:一是有政策优势,晋城是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是山西康养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是发展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近年来,晋城也在大力向康养产业发力和转型,可以说,现在正是发展康养产业的大好时机;二是有环境优势,晋城地处太行山南部,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四季常绿,森林覆盖率很高,且位居北纬35~37度的“黄金人居带”,平均海拔800多米,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是天然氧仓;三是有人文优势,晋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历来就有“食疗药养、静心禅养、运动体养、生态游养”的人文传统优势。这是发展康养产业三大独特的“晋城优势”。
其次,具体到合聚集团,发展康养产业也有三大优势:一是积淀有丰富的康养产业管理经验,三十多年来,集团发展了以医疗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业,2003年筹建了心脑血管病医院,后来又逐步发展了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康养基地等多个康养项目,可以说,在康养领域,集团已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二是具有“医康护养”一体化的优势,集团以医疗为主搭建了“医康护养”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多年来已服务数百万名患者;三是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做企业离不开人才,而合聚集团现在已经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医康护养方面的人才,与国内顶级的医疗机构、健康机构和养老机构建有长期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以上三点优势为健康产业的大爆发提前蓄好了能量。
李爱玲:幸福养老 蹚出文旅康养新路径
李爱玲:山西幸福汇康养服务中心主任
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幸福汇老年养护服务中心已在晋城市区成熟运营西大街社区幸福苑、白水社区康养照护驿站、凤鸣社区康养驿站、凤台社区康养驿站、上辇社区康养中心五个养老服务基地,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提供各种不同养护服务,主要提供老年助餐、文化娱乐、老年生日宴、健康足浴、康复理疗、时间银行等多项养老服务。五年来,在晋城已为30万余老人提供养护服务。
张 腾: 全面结合当地特色 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
张 腾:河南文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是“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文旅产业特色化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文旅产品供给层面,存在“千城一面”状况。区域文旅产业看似供给琳琅满目、资源丰富多彩,却不能有效把握和提炼区域文旅产业发展的特色化主线,更多是重复无效或低效供给。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禀赋的特色化之路。以文脉为基础的文旅产业体系,应成为区域文旅产业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实践。
文脉对当前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现代文旅产业发展赋“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人群对于项目的产品来讲不仅仅存在需求的关系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提供更全面的发展空间,以及和当地相关产业更好地结合,起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广西长寿村推出的长寿康养、河北保定的森林康养、河南南阳与张仲景医药结合推出的养生康养、河北阿那亚推出的全龄度假康养等。
山西科协微信公众号:晋城发展康养产业条件优越,请问晋城市科协如何落实“智汇中国”山西行动,赋能康养产业实现快速持续发展?
吴华芳:晋城市科协是中共晋城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近年来,晋城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组织优势,依托“三大平台”,积极助力全市康养产业发展。
健康与养老是当前很火热的一个话题,但是人民群众对于康养的理解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我们依托“科普中国”平台,积极助力康养科普事业高质量推进。通过科普中国APP、科普微信号、抖音号等载体开展康养相关科普工作。
智能康养作为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指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幸福感。同时,市科协积极依托“科创中国”“智汇中国”平台,积极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院士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博士工作站等平台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推波助力,组织院士专家参加康养相关论坛、研讨会,围绕康养产业发展建言献计,重点在数字康养、智慧康养、信息康养上取得新的突破。
智慧生活报:企业作为托举养老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在您看来,当前企业应当注重哪些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王宏伟:中国老人目前所需要的,已不再是狭义上的养老院,而是集“医、康、养、护、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康养活力社区。这种康养社区将打破传统养老机构封闭式管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医疗以及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文娱社交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为了更好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我们需要根据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细划分。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时代发展,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灵活化的服务,来满足新时代老人的服务需求。
科学导报:为老人筑起幸福巢。请问李爱玲主任,您从事康养服务领域多年,有没有一些可持续、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分享?
李爱玲: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为了给养老事业改革蹚出一条新路,我们在养老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融合养老服务理念,秉持品质养老、精致养老、健康养老、幸福养老的宗旨,凝练出“党建引领+社区居家+智慧化养老+医养融合+时间银行合作社+长者食堂+银发旅居+嵌入式机构”的“幸福汇”“1+7”养老模式,形成了“管理制度化、服务精细化、工作规范化、团队专业化”的幸福汇养老服务标准。
养老服务是多元化的,根据每个社区的特点,我们的定位都不同。比如,在晋城市西大街社区定位就是普惠,在太原清徐福利院的定位就是高品质兜底。新时代养老服务,需要不断创新理念,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效。我们还在太原晋源区幸福汇创建了全员参与的互助式“长者全艺合作社”,以调动、带动、互动的理念,引导老人一起参与到自我养老生活中。这种模式不仅调动了老年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养老机构单纯依靠政府“输血”的尴尬,实现了输血造血互动发展。
山西科技报:除了做到特色的产业以外,文旅项目的落地对于当地都有什么样的需求呢?
张 腾:做到结合当地特色以后,产业的区域复合系统对于区域整体化运作就有了深度的依赖,那么对于产业的发展就要考虑到了一系列的配套内容。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各部门的审批及政策的明确以外,还需要明确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是否存在着矛盾关系。其次也需要考虑到资本环境的问题,当地是否拥有配套的产业基金或政府引导性基金,也都关系到项目进展的周期及落地的问题。
探索合聚路径 展现企业担当
山西科技新闻网:请问杨肖峰董事长,下一步合聚集团将如何展现企业担当,为晋城市康养产业作出企业应有贡献?
杨肖峰:多年来,合聚集团一直在努力探索合聚路径,为晋城全市人民乃至南太行3000万人民的心脑健康、慢性病康复和享老生活而努力。集团后期会不断在行业内创新,不断引进优秀的人才,不断探索和深究康养的运营模式,为引领晋城康养产业的发展贡献合聚担当。具体来讲,是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层面的康养运营上,进行全方位、多场景、多生态的探索。未来,我们将逐步打造“以健康长寿为目标,以医康护养为核心,以管家模式为支撑,以多元服务为载体”的健康服务生态圈,旨在让晋城市及周边的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我们的健康服务和产品,从而满足晋城市民乃至南太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刘 娜 文/图